

不飢不飽
百丈懷海禪師對僧眾說:「有一人,長不吃飯不道飢;有一人,終日吃飯不道飽。」眾皆無對。
週三禪坐共修常空法師開示分享_2012.06.13
聖嚴師父在 公案100 中談及:
有不少人還未進入佛門、還未想學佛法、還未看過佛經、還未聽過禪宗公案語錄, 不覺得需要佛法、需要禪修。
「長不吃飯不道飢」比喻不懂佛法的人,不知道佛法有什麼必要;不認為自己有佛性能成佛的人,不知道佛性有什麼作用。
「終日吃飯不道飽」則比喻已經開悟、已見佛性的人,吃、喝、睡、醒都在佛性中,佛性就是他自己,但他不認為自己已饜足、從此不需要佛性了。
一般的凡夫或懈怠的出家人,會認為開不開悟、有無佛性,是不關痛癢的事。
有不少人還未進入佛門、還未想學佛法、還未看過佛經、還未聽過禪宗公案語錄, 不覺得需要佛法、需要禪修。
這其中又可分為兩種:
第一種人是自作聰明,其實非常愚癡,他們什麼都放不下,老是自己整自己;所思、所說、所做,都讓自己煩惱、讓他人受害。他們不知道自己缺乏智慧,沒想到要用佛法的觀念和修行的方法來幫助自己。
第二種人是諱疾忌醫,明知自己有病,卻又拒絕求醫吃藥。這兩種人 卻是長不吃飯不道飢,其中以第一種人居多。
終日吃飯不道飽的人,用佛法的觀念和方法幫助自己解決困擾,他們雖有智慧,但不覺得自己已經飽了,不認為自己充滿智慧。他們正是學到老、學不了的典型,總覺得學無止境,永遠在學習。
像聖嚴師父,活到老,學到老,在他老人家晚年,因為身體有病,還開玩笑說:自己是廢物利用。
在釋迦牟尼佛時代,有一位婆羅門教的大師,自認智慧之高舉世無匹,他擔心學問太多會把肚皮撐破,遂用銅箍把肚子勒住。他前來向佛挑戰,問佛有什麼智慧、有沒有他那麼多。
佛說:「我的智慧跟你的不同,我的智慧就是沒有智慧。」不認為自己有智慧才是最高的智慧,才是源源不絕的智慧。
佛陀所說的<沒有智慧>,並不是迷迷糊糊,不明因果。而是放捨的功夫,時時放下,時時回到當下。
比如你處理一件事,做得非常好,內心很高興,但是不懂得放下,就有了得失心。
法師告誡大眾:過去無論做了多少錯事,把它放捨掉,做好當下這一刻,一切皆有轉機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