觸摸大地

今早讀到一段馬明博先生在《天下趙州生活禪》一書裡面對拜佛的心得,為什么悉達多要按觸大地呢? 這刻對禪者與大地生命的關係,多了一份體會~

佛教講不著相,為什么還要人向石雕、泥塑、木刻的佛像五體投地呢? 心頭的這個問題,剛開始一直沒有找到答案。盡管一開始參加早晚課誦時,我也隨眾拜佛,但對於這樣做,很不以為然。

殿堂裏香煙嫋嫋,罄聲陣陣,氣氛肅穆,望著慈祥的佛,我的腿一軟,不由自主地跪下去,匍伏在佛的腳下。我的腦裏一片寂靜,聲音沒有了,景象沒有了,眼前只有一片絢麗的祥光。我和一位法師交流這個看法。他說:你看到他人的著相,卻放不下自己心裏的這個念頭,這也是著相。

他講了一個故事。

當年,在菩提樹下,禪坐的悉達多太子即將成佛時,魔王為了阻礙他,想盡辦法擾亂他進入甚深禪定,但是魔王所做一切,都沒有能動搖悉達多的決心。最後,魔王絕望了,他走到悉達多太子的面前,希望太子能夠舉出自己成等正覺的證據。太子溫和地舉起膝蓋上的右手,指向前方,按觸大地。

為什么悉達多要按觸大地呢? 因為,在無始的生死輪回中,他已經是無數劫以來的修行人,而目的就是追求更高的無比的覺悟。他的從前雖已過去,但是一切的修行都在大地上留下證據,大地就是他的證據。魔王看到悉達多手按大地,知道自己徹底失敗了。

我們拜佛,既是禮敬佛陀這位覺者,也是禮敬大地,靜靜地觸摸大地,讓大地為我們作證,我們走在解脫的道路上。

  “觸摸大地”,第一次聽到這個詞,心中生起無比的感動,為這個詞感動。於是,我將這份感動化成一種力量,一種實踐。站在蒲團前,我靜靜地合掌,然後緩緩地 將右手下移,然後,再將左手放至右手的前方,整個身軀隨著雙手緩緩地伏下去,頭接觸到蒲團時,好像全身觸摸著了大地,一行熱淚突然湧出來……

在靜靜的觸摸中,高貴與卑賤,富足與貧窮,傲慢與怯弱,都失去對恃,都是平等的;在大地的上面,國王與乞丐,智者與白癡,英雄好漢與無名小卒,都是平等的;在佛陀慈悲的微笑中,快樂與悲傷,幸福與苦難,都是平等的。大地是悉達多太子成佛的證據,也是我們成佛的證據 !

觸摸大地時,靜靜的感受中,感到偉大的佛陀與我們同在,過去無數的禪修者與我們同在,從此,在解脫的道路上,我們將不再孤獨,而是獲得無比的信心與力量。從此,每進寺院,感受清淨與安詳、莊嚴與寧靜之時,會自然而然的進入大殿,禮佛三拜,表達對諸佛菩薩的禮敬、感恩,而從柔軟、徐緩而安詳的彎腰禮佛動作裏,感受到禮佛者的安定與謙卑。

拜佛的動作,是心誠意敬的將雙手合掌,低頭彎腰,五體投地-兩肘兩膝以及額頭著地,完成頭面接觸佛足的崇高敬禮,故又稱為頂禮。彎腰低頭表示謙虛,承認自己的福德智慧不足,而當五體投地,接觸到大地時,則令人感動於大地孕育眾生,負載眾生,涵容一切的精神,所以,能懷著感恩心,以飲水思源的心,感謝大地,感謝一切眾生。

不解佛教的人,認為拜佛就是迷信、崇拜偶像。事實上,佛教是透過拜佛的動作,禮敬佛菩薩,表達對佛、法、僧三寶的尊敬與感恩;同時,拜佛也可同時懺悔自己所造的惡業。因此,拜佛是每一位佛教徒首先要學習的宗教儀式。拜佛的動作,讓人聯想到,當人的內心充滿了禮敬、感恩與懺悔時,也有如稻穗一樣的,因成熟而下垂。拜佛時,應當要慢慢拜下,慢慢起立,一個動作、一個動作,非常清楚自然,動作緩慢一些、輕松一些、柔軟一些,輕松緩慢地體驗拜的每一個動作,以及動作的感覺,不要把拜佛的動作弄得急促、緊張。否則拜得太快,會慌、忙、急、亂,反而失去了寧靜、安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