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安工作坊
參加工作坊有趣的體會,立春的雨.小島嶼上.細沙.雨傘.浪聲.簷篷在滴水⋯⋯一二三紅綠燈.追趕.跑跳.停⋯⋯過程鋪排不在於新奇,衹在於讓人玩味,童年,天真的味道。
一天之中動了多少念頭
這次活動場地在南ㄚ島上,由澳門乘噴射船往上環信德中心,經天橋步行一段路到IFC金融中心腳下的中環碼頭,再乘20分鐘船到南ㄚ島,在下雨天出遊,沿途上同學也不時會問,開始玩了嗎?這是一個有趣的題問,好像隨時隨地會有被玩的事情發生。由南ㄚ島碼頭陡步半小時的小路,到達一所面向海灘的露天茶座,指導的法師和住在香港的參加者,已經盤著雙腿端坐,等待我們到來。這次工作坊有兩本參考書,其中一本是聖嚴法師指導禪修時,由弟子記錄的《禪門第一課》。
書還未打開,工作員奉上每人一杯清水,這時法師問,大家知道禪是什麼嗎?現在先請喝一口清水,我心想,舟車勞頓下來飲一口清水,太爽了。然後他說,水是什麼味的呢?是冷的嗎?是暖的嗎?只有自己知道好了,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。禪是什麼?如人飲水。這樣子遠離繁囂,在樹下,在雨中,端起書上了一課。
陽光偶爾在雲端顯露,雨仍然細碎掉下來。課後午餐,義工菩薩一開始又端上每人一小片沾上果醬的麵包片,食之前我猶豫地望望各人反應,再看清楚這片麵包,評估味道,才小心翼翼地品嚐,可是⋯⋯之後⋯⋯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,天呀!我體會到什麼叫「疑心生暗鬼」,就這樣,天空一直下著微雨,海風徐徐吹來,談笑之間渡過了一個輕鬆又愉快的上午。什麼是禪,什麼是疑,什麼是愉快,都有體會。
放鬆,就是從容不迫
提著傘,赤足在海灘踱步,印入腦海中的,是一幕又一幕的波浪,一時浪來浪去,一時風平浪靜,這些波動讓我覺察自己的心也在波動,清楚知道自己的心念在波動。浪好像在沖擊,浪好像在洗擦,慢慢地,就不再有抵抗的心,人,往往下意識都在抵抗外境,在抵抗之前,並沒有客觀對待。「放鬆,就是從容不迫」,這是我在當日過程中獲得的啟示。法師說,海印三昧,三昧(梵語samadhi),止息雜念,使心平靜。海洋廣大無邊,包容了百川,讓很多生命在寄居,好的、壞的,喜歡的、不喜歡的,大海水只順著潮夕去來,這是一次安心的體驗。
一天之中做了多少動作
工作坊有講故事時間,演述一段師父的童年往事,今次是模仿他抺窗子的動作,學員嘗試在空中建立一扇窗子,用虛擬的抺布把它擦亮,因為不是真的窗子,很自然的留意自己手掌和指間細微的動作,清楚動作的力度,有趣又有意思,帶領人的說故事技巧高超,我們很自然地就做出來。故事在說師父童年的日常,寺院飲用的淨水得來不易,浪費水源會被老和尚敲光頭的,為了體驗惜水,一起用手掌收集雨水,注入到一枝礦泉水的瓶子內,要收集多少呢?目標是可以煮一杯米的水,三十人各各施展妙法,有人爬到簷篷邊,有人提傘伸長手臂來接雨水,珍貴的水滴就在大家一掬一掬地注入瓶子內,惜福的概念就這樣代代相傳。
你知道要盛接一掬水的雨滴需要多少時間
由日曬把水份蒸發上天空,在天空結成雲,雲層積聚成水滴,水滴化作雨,雨下來剛巧跌進手掌上,有些會在指間流掉,有些會在放入瓶口時外溢,每次只有幾小滴,可是過程很奇妙,看著大家默默的等待雨點下來,沒有急燥,沒有放棄,恭敬的把雨水注入瓶子的時候,突然產生一份感動,好像是一家人,把點滴的資財帶回家,為家人弄一碗飯吃,難怪古人重視滴水之恩,恩澤以湧泉相報,城市人對一切隨手可得的水,不容易生感恩心的原因之一吧,是一切來得太輕易了,也是本人今天得到的覺醒。小至一滴水,大至汪洋大海,本質相同,他們在循環、積累、產生功用。珍惜有助安心。
抵著風抵著雨,一二三紅綠燈!清楚,專注
雨越來越大,在白色的透明雨衣下,我們像是一隻一隻小白鵝,一起拖著一條湖水綠色的大長布玩遊戲,一二三,紅綠燈!停!
雨點滴在雨衣上,沙沙作響,大家聽著指令,跑跑停停,停的時候身體如如不動,風吹著湖水般的長布,使我想起《六祖壇經》惠能大師的答問:是風動?還是幡動?是仁者心又動了。身體沒有動,但明顯地感受到耳朵在動,手腳在尋找平衡點,心呢?心在沈著應戰,清楚,專注,練出趣味來。
語默動靜皆是禪
工作坊在分享《童年時的疑惑》後結束,那些小時候的疑惑換成今天快樂的回憶,也變成生命的質感;人與動物不同的地方,是有喜怒哀樂,能具體的運用語言表達,能具體運用肢體去作出表達,能用思考支配身心行為,這種精神力量可以稱為靈性,法師說,減低對身體的愛戀,增加精神層面。我相信這樣可以活得更輕鬆。
這天,體會良多,未能一一以語言文字表達,希望日後有更多機會參與你們的活動。也感謝法師,工作人員,策劃課程和練習,讓無知的我能對禪修略知一二,認識多一點點,對學佛更加具信心,運用在生活中。高興和你們相遇。謝謝。
學員
活動組附註:
工作坊的作用是練習,
練習做作業,
把不熟練的技術成為習慣,
正因為有這作用,
剪髮工作坊可以練習剪髮技術,
拉丁舞工作坊可以練習拉丁舞姿,
四安工作坊可以練習安心的方法運用。
過程鋪排,不在於新奇,只在於讓人體會。

• 觀察身心徵狀,嘗試用無雜質的眼光去檢視自己。
• 練習接受愉快的五感,比方,第一次寫字是什麼感覺。
• 鼓勵正向思考投入生活,戒掉”等一陣啦”的直覺反應
• 日日都是美好的開始,給自己的生活多一些祝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