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自在名字由來

菩薩特質

在祈願觀音殿的觀世音菩薩,頭有一點歪側右邊,一點點而已,坐姿是觀音如意坐。這兩個動作代表了觀音菩薩它的特質。第一個特質是耳朵,傾聽眾生的聲音。所以在〈法華經〉的《普門品》裡有介紹,任何眾生只要跟觀世音菩薩求救,「觀世音菩薩請來救我啊。」觀世音菩薩就會現身。應以何身得度,就現那樣子的身份。比如說應該以老師的身份出現來幫助眾生,就會變成老師。應該以國王的身份出現,觀世音菩薩就會現國王的身。應該以什麼樣的身份出現,就會現那樣的身份來說法。〈普門品〉有三十二個或說是三十三個化身,所以叫普門示現。無時無刻也在傾聽眾生的聲音。《楞嚴經》裡亦提到觀世音菩薩修的法門〈耳根圓通〉。專門聽眾生的聲音。最會傾聽眾生聲音的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。


不隨眾生情緒而流轉

第二個面相是坐的姿勢,傾聽到眾生的苦難的聲音的時候,馬上就出發了。比如說你看到一個眾生很可憐的樣子,你感覺好像可以幫助他。然後你就伸出援手,可是對方不領情,有可能我們會再接再厲,也有可能會覺得說這個人不受我的幫助,我會覺得失落,會失望,沒有成就感。會不會?大家想看想,如果你辦一個活動本來十個人,然後第二次變五個,第三次來變成一個。你會不會覺得有點失落?會哦。我們在幫助眾生的時候,我們通常是看表面。這個人很可憐,我想要幫助他,如果不領情的話,我們可能會失望,會失落。這是第一個,還會有更糟糕的狀況,我想曾經當過悅眾可能就會有這樣的體驗,不僅不接受你的幫助,本來從可憐變成很可惡的樣子,可能會罵你,會有一些情緒的反應。那我們呢?我們第一步可能是失望的,失落的,然後更糟糕的是我們隨眾生而流轉了。他生氣,轉變成可惡的面相,自己也跟它一起生氣了,不僅是失望失落而已,還會跟他惡言相向,他情緒起來,我們也跟著起來。大家有這樣的經驗嗎?我非常有這樣的經驗。


自在是永不疲憊

觀世音菩薩不會這樣子,祂之所以度眾生不會疲憊的原因是還有第二個面相,就是〈心經〉裏面的觀自在菩薩,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,所以能夠度一切苦厄。第一個面相是《法華經》普門品的面相。發大悲心,傾聽眾生的聲音,普門示現救度眾生。可是為什麼它救度眾生的過程裏面,永不疲憊,永不疲厭?是因為〈照見五蘊皆空〉。所以觀世音菩薩有第二個名字叫做觀自在菩薩。

 

常啟法師講于20180428・文理學院大慧館・記錄/江裕天